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范文鑒賞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常用公文范文:消失的草屋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消失的草屋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fù)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消失的草屋的正文:
1消失的草屋
現(xiàn)在很多人不知道草屋的模樣,除非像我這樣以上年齡的人,即使像我這樣年齡的人,又除非是生活在我周圍的人會知道草屋的模樣和草屋所散發(fā)的那種特有的芳香。
一
我家有一間美麗的草屋。
它曾經(jīng)是我家的灶房,如果把這間草屋克隆到現(xiàn)在,一定會傾倒很多人。
我記得那應(yīng)是我們村中僅有的兩所草屋之一,另一所是生產(chǎn)隊(這個概念恐怕現(xiàn)在好多人已經(jīng)不知道為何物了)麥場的草屋,俗稱場棚屋。
我家草屋面積很小,差不多有3—4平方左右,草屋很矮,差不多有兩米多一點。屋頂是用麥秸覆蓋,然后,再用泥巴裱糊一下。因為麥秸容易腐爛,所以,每年麥子收后的時節(jié),都會再添上一些麥秸,再用泥巴裱糊一下,基本上是年年如此。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每年裱糊泥巴似乎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為綜觀全村的住戶,只有我家才有這件其貌不揚的草屋和因草屋而衍生的種種樂趣。
草屋作為灶間使用,其實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草屋里用泥坯砌了一個很大的灶臺,差不多占據(jù)了草屋一般的面積。
夏天的時候,飯做熟了,端上碗,是要趕飯集的的,端上飯碗,從草屋出發(fā),一直到村東那個全村的飯集,再熱的飯也會涼,有時人還沒到飯集,一碗飯已在中途吃完。
冬天的時候,草屋變成了灶間兼餐廳。屋里坐不下人,父母窄窄的或立或坐在草屋,我的位置便只有那個灶臺。搬一個小凳子放在灶臺上,我坐在上面,眼前是飯鍋,頭頂便是草屋的房頂,小手一伸,便可以觸摸到干燥的黝黑的麥秸。
飯做熟了,就先吃飯吧。
但是菜還沒有炒熟,炒的是南瓜菜吧,菜的塊頭切得太大,不均勻,小的塊頭熟了,大的還沒有熟,于是,就把筷子伸到鍋里,去挑揀那些炒熟的小塊頭的南瓜,等飯吃完了,一鍋菜還沒有完全炒熟。
草屋里最好吃的飯應(yīng)該是那個有著蔥油花的湯面條。
這個面條做法極其簡單。
在鍋里的水還沒有完全沸騰之前,要先做一些準備工作。把蔥切成碎花,然后拌上醬油、鹽,油是不能缺少的,但油奇缺,所以,要用筷子插進油瓶蘸上幾滴油攪拌在蔥花內(nèi),等面條熟了,端了鍋,再把蔥油花倒進面條鍋內(nèi)。
蔥油花的湯面條是特別好吃的面條,但不知怎地,自從那個草屋倒閉后,在草屋外邊的灶臺上,我怕不管加入多少佐料卻再也找不回當年的味道。
后來,我家從那個有草屋的院子中搬出,搬到我筆下的那個“老屋”居住,草屋便換了主人,也不知道在什么時候,草屋終于倒掉,徹底在我們的視線中消失。
二
好在村里還有一所草屋,就是生產(chǎn)隊的場棚屋。
那個年代,每個村每個生產(chǎn)隊都有自己的場棚屋,但我們村我們生產(chǎn)隊的場棚屋卻是個草屋,它不僅是個草屋,而且屋頂所用的椽子檁條都是毛竹所做,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傳奇。
檁條是差不多有碗口粗細毛竹,椽子是毛竹的片子做成。毛竹來自哪里,我到現(xiàn)在都后悔沒有追問,一直到我高中時讀袁鷹的《井岡翠竹》:
井岡山的翠竹??!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廠礦山,多少高樓大廈,多少城市和農(nóng)村,都在殷切的等待著你們!快快地去吧,帶去井岡山人民的心愿,帶去井岡山人民的干勁,也帶去井岡山人民的風(fēng)格吧!
這時我才懷疑,這竹子抑或就是井岡山的毛竹。
場棚屋的作用當時是用作放置麥場所用物品比如桑叉、掃帚、木锨等等。
那是后生產(chǎn)力低下。麥子成熟的時候,要統(tǒng)一拉到麥場里,把全村幾百畝的麥子集中在一個有十幾畝面積大小的場地上,把麥垛起來,一道又一道的,遠遠看去,就像一道又一道的山梁。等到天氣晴朗特別是太陽特別炎熱的時候,全村的男女老少一起上陣,把麥垛再拆下來,平攤在場地上,然后,便是牛把式趕著牛,拉著石磙在上面一圈又一圈的轉(zhuǎn),一圈又一圈的轉(zhuǎn),一直把麥稈壓的扁平、麥穗中麥粒全部脫落為止。
牛把式正忙的時候,草屋里正是熱鬧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擠在草屋里,山南海北的胡侃。
麥場干活的時候,最怕是天氣突變,一道閃電下來,全村的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人們像對付豺狼進村一樣,紛紛拿著工具,飛一般的沖進麥場,趕緊把麥子垛起來,有時,是還沒有完工,大雨就傾盆而下,有時,忙碌半天,結(jié)果卻會虛驚一場。
放麥假的時候,我的大部分時間要在廠棚草屋度過。
那是,有生產(chǎn)隊集中供應(yīng)的糖精水。
那可是比白糖還要甜的工業(yè)用糖味劑呀。
后來,我終于出外求學(xué)讀書。一直到分田到戶的那個年代,我終于又回到了場棚屋那個草屋,不過,這時候,已經(jīng)到了決定廠棚草屋命運的時候。
地全部分光
集體的農(nóng)具全部分光
那些關(guān)于集體的觀念也煙消云散
河里的山坡上的和村前村后的關(guān)于集體的樹木也分到具體的農(nóng)戶中去。
那么,這個廠棚草屋的命運又是如何哪?
麥場是不存在了,后來的打麥機代替牛把式出場,完成了收麥子歸倉的重任,那么,作為為麥場服務(wù)的廠棚草屋也就失去了他存在的價值。
沒有人再年年為它更換麥秸裱糊泥巴,現(xiàn)在反而卻有人在覬覦草屋腳下那塊土地,考慮種上小麥種上玉米種上蔬菜抑或種上樹木的收益。
廠棚草屋終于被拆毀,但我不知是哪個月黑風(fēng)高之夜。
三
草屋終于去了。
伴隨著草屋的離去,是村中矗立的一座座磚木結(jié)構(gòu)的新房
伴隨著草屋的離去,是田野里歡快的收割機的鳴響。
伴隨著草屋的離去,是一個大集體大鍋飯年代的結(jié)束
伴隨著草屋的離去,是一個原始夢囈的結(jié)束。
有草屋的時候,我記得村西的燕子河是那樣的歡快,一年四季從沒有斷流的時候,水,清澈的像鏡子一樣,兩岸的樹木青翠不能再青翠濃郁的不能再濃郁。四季的空氣中飄蕩著只有那個年代才有的泥土的野草的樹木的莊稼的河水的動物的人類的芳香。可是這一切都再也找不到了。
有草屋的時候,我記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感覺。夏天的晚上,集體的牛就用繩子拴在燕子河邊的樹林里,沒有人會擔心牛會被誰牽走;晚上睡覺的時候,很少有人把屋門關(guān)上,有星星和有月亮的夜晚,睡在靠近門口的床上,可以聽星星偶語月亮流淌。
有草屋的時候,家里沒有鹽巴了,可有用個勺子到鄰居家舀上一勺,沒有面了,可以到鄰居家借上一瓢。
有草屋的時候,走到大街上,你可以扶起跌倒的老人,可以攙扶抱著小孩大嫂,但現(xiàn)在,這一切都已成為萬萬不能。
草屋失去了,我們的價值觀也正在一步步的失去
草屋失去了,我們的人居關(guān)系正在變得一步步陌生。好像好多人在一夜間都變得生疏起來。
前些時讀到一篇散文,名字叫《懷念一種聲音》:
這種聲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條小巷,只存在于他家?guī)状幼〉哪莻€小院子、那座老屋。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樹,有兩棵梧桐樹,有一缸荷花,還有幾畦作觀賞用的韭菜。
作家說,下雨的時候,小巷的聲音最好聽:
雨點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璣在玉盤里亂跳;擊在為采光而設(shè)的玻璃瓦上。聲音尖脆,猶如琴聲中的高音階;打在木曬樓上的雨點,因晾曬衣服的腳步磨亮了樓梯地板,聲音細膩而光潔;但前廳堂雕花檐板上的雨聲,恰恰相反,渾厚而古樸;響在麻石臺階上的雨聲,沉著而充滿力度。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聽見潺潺湲湲的流水聲了,那聲音來自高高低低的屋檐邊的木筧。木筧節(jié)節(jié)相連,一直把水導(dǎo)到天井邊;溜筒(打通的大楠竹)豎著與木筧相接,水便暢快地流人地下的陰溝。
作家說,后來的聲音卻變味了:
小巷沒有了,老屋沒有了。那個地方建起了一條商業(yè)街,廣告牌和霓虹燈,點綴著白天和黑夜。只有季節(jié)不會變,下雨的日子依舊存在。但他記憶中雨的聲音,沒有了!巨大的規(guī)整的水泥匣子,嵌著一個個用混凝土、玻璃和鋼鐵構(gòu)筑的巢。雨聲呈現(xiàn)出呆板的灰色,節(jié)奏沉悶而壓抑。這不是他感覺過的雨聲!每逢下雨的日子,他會覺得格外無聊。
我的草屋沒有了,那么,我的知覺感覺會有什么變化嗎?
前些時到海南島去,在一個所謂的土家族也不知道是苗族山寨,我又見到的草屋,只是再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
我們是買了門票進去了,但進去后卻又有很多關(guān)卡,少數(shù)民族的姑娘特別熱情的合影和少數(shù)民族小伙子特別自殘的表演都是要收費的。
一位自稱阿軍的導(dǎo)游,一路上喋喋不休推介旅游項目之外的消費,對稍有不從者,便橫加嘲諷,真是丟進海南的臉,讓人以為海南到現(xiàn)在還是一個沒有開化的地方。
海南的草屋本來為旅游而設(shè)置,但因為到海南導(dǎo)游的緣故,反而對海南產(chǎn)生一種極大的不快,草屋,再也引不起我對草屋那種特有的情愫。
四
周末的時候,和幾個同伴閑聊,又說起草屋,我又想起了家鄉(xiāng)的那所草屋。
我的童年從草屋起步
我的思想從草屋形成
我的靈魂從草屋純凈
草屋,曾經(jīng)寄托了我少年的追求和夢想。
要走出故鄉(xiāng)的那刻起,我想的是草屋之外那個城市鱗次櫛比的大樓;
要走出故鄉(xiāng)的時候,我眼光瞭望的是草屋之外的那個煩囂的世界
在草屋的外邊,我郁郁獨行
我苦惱過
我無奈過
我束手無策過
有時,我就想起了在草屋里母親出外借一勺鹽巴一勺醬油的往事
人與人之間,真誠,無所提防。
而今天,我們好像裝在套子里一樣。
討好上司
鄙視同事
惡習(xí)在泛濫和彌漫。
真說不清出人類是在進步還是在退化。
草屋的時光很美,真的,只是太過原始
走出小屋的時光,赤橙黃綠青藍紫,豐富多彩,可惜過于刺目
草屋終于消失了,真不知是幸事還是憾事。
常用公文范文:消失的草屋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迎國慶楹聯(lián)大賽對聯(lián)作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無字的史冊,無形的豐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