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倡議書范文:新學期倡議書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新學期倡議書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新學期倡議書的正文: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新的學期又到了,孩子們已陸續(xù)回到快樂的兒童之家生活與學習。作為一個以蒙特梭利理念為主的兒童之家,我們的家長朋友們對蒙氏理念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清楚對于孩子來說愛和自由有多么地重要。也許是因為中國千百年來過分地強調(diào)規(guī)矩,使人在人性上過分地壓抑,當我們接觸到這樣一個新生事物,全新的理念時確實興奮不已,會覺得事情就是應該這樣,孩子應該接受這樣的教育,才有可能自信,有創(chuàng)造力,才能真正做自己。每個人在聽講座也好,看書也好,尋找的是自己想要看和聽的東西,而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很多情況下是為了證明自己尋找的是對的而去聽去看?,F(xiàn)在的孩子,可以說不缺乏愛(我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他們,我們遵循他們的敏感期,讓他們自由表達,自己選擇),也不缺乏自由(指兒童之家大部分孩子,也有小部分這方面并不夠),但是,猶如陰陽平衡之道,過猶不及,我們很多父母也很難把握這個度,但是難得的是我們一直在學習和探索教育之道,可能沒有一條標準的路,但是只要我們努力,終歸會越來越接近真相。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給予孩子愛和自由,是給孩子主動權,而規(guī)則,則是被動接受。當一個孩子在家中主動權過多,會很明顯地感覺他似乎很自信,敢于表達,無論是長輩還是晚輩面前,但是當遇到強硬勢力時,他會畏縮不前,因為家中過多的主動權無法在任何環(huán)境中都能獲得,一旦到了規(guī)則較多的地方,他會開始壓抑自己,開始退縮。所以,這不是真正的自信,自信是無論在哪里,他明確知道自己應該如何為人處事,如何安身立命而明確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里。一個真正自信的孩子應該是即擁有足夠的主動權又能適當?shù)乇粍咏邮埽@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能被動接受的前提是他有強大的愛和自由為背景,無論走到哪他知道父母是愛他的,過于被動會讓孩子缺乏自己的想法,什么都得聽成人的,唯獨不能聽自己的話;但適當?shù)谋粍幼尯⒆拥闹鲃訖嗟靡愿踩匕l(fā)揮,畢竟我們不是一個人存在于這個社會中,社會環(huán)境決定每個人需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這份倡議書目的在于警醒我們父母,也許我們給了很多的愛,給了很多的自由,給了很多的尊重,但同時,我們自己也需要被尊重,被理解和被愛。實際上,西方的教育理念也是提倡互相尊重的,只是我們有時只看到了當孩子說話時我們成人需要蹲下來說話這一個方面,而忽視了西方的父母同時也要求孩子必要時必須聽從父母的合理命令的另一面。孩子不是我們的,是整個世界的,如果我們培養(yǎng)的孩子不會愛自己的父母,尊重自己的父母老師,不會體諒自己的父母,當他們出了社會,也不會去尊重,體諒他人,就這一點來說,要比他們學習多少知識技能重要得多。當今的社會,不缺技術人才,缺的是會做人的人才。
因此,我們倡議本學期開始,家中和園中共同幫助孩子建立必要和基本的生活,禮儀規(guī)則,相信這些規(guī)則的建立,不會傷害到孩子,反而會讓他們成長得更加快樂自信。因為這些規(guī)則仍然遵循著孩子們的敏感期,或者說利用他們所處的敏感期去建立規(guī)則,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引導正確,孩子們會很樂意去遵守。
(一)生活習慣方面
1、睡眠與早起。古語云:“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我們不需要象古人那樣三更起讀書,但是起碼的生活規(guī)律需要引導孩子建立起來,別看孩子小,習慣一旦養(yǎng)成,終生受益。國內(nèi)外很多有成就的人晚年回憶小時父母的教誨,無不感恩他們在小時養(yǎng)成的早起的習慣。孩子處于秩序和模仿敏感期時,是最好的機會建立時期,盡管深圳的工作,交通各方面會有所不便,只要我們成人有這個意識,做到也并不會很難。園中規(guī)定每個孩子要午睡(尚未建立安全感的孩子也有專門的老師陪著睡),至少有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休息,晚上如果規(guī)定時間上床親子共讀后熄燈入睡,第二天按時起床做做運動,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開始一天有意思的生活,而不是讓太陽公公曬暖了屁股再起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這個習慣一旦養(yǎng)成,孩子不拖拉,當然重點在于父母自身的規(guī)律和習慣,相信為了孩子,我們能夠做到。
2、環(huán)境整理與歸位。蒙特梭利理念強調(diào)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其中包括生活環(huán)境的整潔有序,除了干凈外,還有物品的放置,用完后的及時歸位。很多孩子在園中可以輕易做到“從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因為所有的小朋友,老師都必須遵守這一規(guī)則,但是回到家里變了樣。而歸位有序的生活對孩子的一個邏輯思維發(fā)展能力有著很大的作用,做事也不會雜亂無章,這也是需要我們父母身體力行的事情,同時引導孩子一起去遵守。園里會經(jīng)常提醒我們的孩子脫鞋后將鞋子擺放整齊,穿鞋子時先將鞋子拎到自己的腳邊蹲下來穿,而不是腳直直地伸進鞋子里,雖然是一個小動作,卻對培養(yǎng)孩子做事沉穩(wěn)不慌張的品質(zhì)有著重要的啟蒙作用。這也是為什么有時候父母來接園感覺孩子很慢出來,他們需要自己歸置物品,自己從書包里拿衣服換衣服(老師協(xié)助下),自己拿書包穿鞋子等等,這些動作對成人來說輕而易舉,但對于這么小的孩子來說需要不斷地訓練,也在建立他們內(nèi)在的秩序感,這種秩序感一旦養(yǎng)成,他們將會終生受益。在家里也一樣,孩子能做的事情盡量讓孩子自己做,父母只是協(xié)助和鼓勵的作用,給予孩子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3、節(jié)儉。不可否認現(xiàn)在生活條件的優(yōu)越給孩子帶來很多我們小時無法享受到的東西,但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過于奢侈的狀況。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孩子從小沒有節(jié)約的意識,大了也很難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孩子一歲左右會因口欲敏感期而喜歡品嘗很多東西,但又不吃完,這是事實,并不等于說我們不需要引導孩子去節(jié)約糧食,節(jié)約資源。特別到了兩三歲時,節(jié)約意識的建立更加重要。雖然我們不一定要孩子將掉在地上的飯粒都拾起來吃掉,但是隨時讓孩子檢查飯桌上的飯菜是有必要的,久而久之,掉出來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少,同時讓孩子能吃多少盛多少,逐漸培養(yǎng)不浪費的習慣。其中也包括節(jié)約用電,節(jié)約用水等等我們共同的資源,包括環(huán)保意識?,F(xiàn)在園里孩子們運動量大,每天會換好幾套衣服,家中可以專門在孩子書包里放一個裝濕衣服的常用隔水袋子,而不是每天一個塑料袋,這樣做實際上也在告訴孩子我們要珍惜資源,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二)社交禮儀習慣
1、禮貌用語的使用。園里貼了很多在各種場合下需要使用的禮貌用語,孩子們在主題活動中已經(jīng)了解到了。如果孩子在家中用粗暴的語氣與成人說話,或者與小朋友說話,父母需要引導孩子如何正確地使用禮貌用語,“怡吾色,柔吾聲”。有一些孩子無論誰稍微碰到一點就得理不讓人,一定要別人道歉,園里也在引導孩子心存寬容之心。如果孩子忘了使用諸如“請….”,“對不起,打擾一下”‘謝謝,不客氣’“對不起,沒關系”等等時,父母有責任讓他們再說一次,說了及時給予鼓勵,慢慢地養(yǎng)成時刻注意禮貌的習慣。同時,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說話粗暴不尊重成人的行為是要用嚴肅的口氣制止,引導孩子使用溫和的語氣與父母,老人說話,這些都要在平時生活中下功夫,園里也會組織活動讓孩子意識到尊重成人的必要,形成一個互敬互愛的氛圍。
2、尊敬師長。一個尊敬長輩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受歡迎的,而有賢德的老師也會非常樂意將所學傳授予這樣的人。但是目前整個社會的狀況不容樂觀,不要說尊敬老師,有的孩子連父母都不屑一顧,這確實要我們?nèi)シ此计綍r對孩子的教育行為。
(1)0-6歲孩子整個期間都擅長于模仿,特別是0-3歲期間,基本上地無條件吸收。我們成人如果在言語或行為上沒有注意尊重自己的父母親人,孩子也將學會如何對待我們自己。而孩子很多自私行為并非一天兩天形成,往往是小事積累,當我們將第一口菜先夾給孩子時,順序就搞錯了,孩子自然而然凡事以自我為中心。這一點需要我們成人從點滴做起,夫妻間先互相尊敬,媽媽給爸爸夾,爸爸給媽媽夾,有老人先給老人,好東西首先想到給老人吃或留著,而不是給我們的孩子。如果不這樣做,孩子長期習慣于先考慮自己,長大了也不可能考慮父母,考慮別人,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即使再有能力也是枉然,人際關系會非常糟糕,即使他成人后有所改變,因與從小內(nèi)心固化的模式相沖突而造成內(nèi)外的不一致,將會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根源終究在小時候我們父母未及時地加以引導。園里吃飯時會引導孩子們等廚房的奶奶,老師們都坐下來了再一起吃,吃完后將碗筷送回廚房謝謝奶奶,家中也可以引導孩子如此,感恩的心要從小扎根,成人后才不會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無故生事端。
(2)在成人關心孩子的同時,也要讓孩子關心父母,老人。媽媽生病了,爸爸可以告訴孩子媽媽很辛苦,需要休息,爸爸帶去玩,多小的孩子都是可以聽懂的,不必害怕因孩子哭而受傷。大人抱孩子摔倒了,除了看看孩子哪里受傷外,也可以引導孩子看看父母是否摔疼了,越小的孩子越好引導?;ハ嚓P心,互相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否則,成人就成了孩子的仆人,出了社會沒有誰愿意做任何人的仆人,那時候痛苦才真正開始。日本韓國人有的孩子很久外出沒回家,見到母親會說“對不起母親,這么久不在家,家里讓您操心了。”我們中國的年輕人有多少人會這樣體恤父母呢?甚至很多老人幫助我們帶孩子,拖地洗衣做飯,我們回來非但沒有好臉色,還要指指點點哪里不滿意,這些無形中也在給自己的孩子做“榜樣”。身教重于言傳,想要孩子做到的事情,我們自己一定要做到,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何況是受之于發(fā)膚的父母。
(3)引導孩子尊敬老師。自古以來有易子而教的習俗,我們也發(fā)現(xiàn),很多父母講不聽的孩子,一到老師面前就不一樣了。所以,無論是當著孩子的面還是背對孩子,父母都要尊敬老師,而孩子也會跟著尊敬師長,唯有如此,才能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老師的威信。兒童之家的老師都非常愛孩子,但是在建立規(guī)則的過程中是一定需要威信的,這除了老師自身的素質(zhì)外,還需要父母的協(xié)助。在家庭中也是一樣,爸爸媽媽的威信除了自己要言行一致讓孩子自發(fā)地尊重父母之外,互相之間幫助對方樹立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也是一樣重要的,當一方在教育孩子時,另一方即使覺得不合理,當著孩子的面也不能去批評指責,而是需要引導孩子理解對方做法的初衷,私底下再商討更合理的辦法。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于保姆也是如此。很多孩子不聽老人的話,除了有些老人過分溺愛的原因之外,父母當場指責老人的做法也是造成這個結果的部分原因(同樣的老人也需要注意這一點,當著孩子的面不要去指責父母,否則父母在孩子面前也沒有威信可言)。家庭也好,學校也好,社會也好,當我們形成一個共同為孩子的有利空間時,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4)友愛兄弟姐妹。這一點似
國文秘資源網(wǎng) - 您身邊免費貼心的文秘專家 - 歡迎訪問WwW.ZgDoC乎無從談起,因為現(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哪里來的兄弟姐妹?但是有句話說“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實際上,從靈性角度來說,我們每個人是同一體,同一個靈魂,愛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也就是愛自己。兒童之家現(xiàn)在有二十多個孩子,大部分時間生活在一起,這些孩子形成的團體,就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家庭里有一些游戲規(guī)則,如“這是我的,需要經(jīng)過我的允許才能拿”、“誰先拿到誰先玩”等等保護孩子自身權利分清界限的規(guī)則,本身這些規(guī)則沒有錯,但是在執(zhí)行時,有的孩子太執(zhí)著于規(guī)則而不小心傷害到了別人。這也是我們成人需要引導的重點,如何保證孩子自身的權益前提下,提倡團結友愛互助,培養(yǎng)孩子的慈悲心,同情心和寬容心。在我們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孩子是需要引導的,引導得好,孩子會很快朝正向的氛圍發(fā)展。比如“這是我的,需要經(jīng)過我的允許才能拿”,老師引導孩子去這樣想:“這確實是我的,也需要經(jīng)過我的允許,不過我也很樂意與小朋友們一起分享,分享是快樂的?!蓖瑫r,形成照顧小弟弟小妹妹的氛圍,孩子們也非常樂意去做。園中也有一兩個會打人的孩子,其實這樣的孩子需要的歸屬感與被接納被認同的需要比一般的孩子更強烈,往往是當他被拒絕時他反倒出現(xiàn)更強的攻擊性。園里的老師在努力做孩子父母的工作的同時,在園中也會引導孩子們向這樣的孩子伸出友愛的手,這一點,也需要父母們配合一起努力,引導孩子接納這些孩子,有空時甚至可以邀請他們來家中玩,或去他們家里玩,串串門。能夠接納不同類型的人的人,在未來的社會中一定是會有所成就的人,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這是已經(jīng)被無數(shù)成功者證明的事實。以上的提議對于尚無足夠安全感的孩子需斟酌使用,具體的我們會安排面談詳細了解。
真心希望我們兒童之家的孩子能夠在愛,自由,規(guī)則與平等的氛圍中健康成長,成為一個人格健全,有愛心有力量同時又有思想的人。親愛的家長朋友,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國文秘資源網(wǎng) - 您身邊免費貼心的文秘專家 - 歡迎訪問WwW.ZgDoC倡議書范文:新學期倡議書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中小學校3.12植樹節(jié)活動倡議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民間公益組織愛心獻血聯(lián)合倡議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